想要談投資,大家在基本分折與技術分析之前,其實首先懂得的是金融心理學或交易心理學。怎麼說呢?這就要談到沉末成本(sunk cost)的概念。所謂的沉末成本,是經濟學家提出的,指過去已經付出的、無論如何都再也討不回來的成本,例子是如果你買了一張電影票進場看電影,看了十五分鐘覺得這電影不論演員的演技、故事設定與最初的情節,還是燈光及美術指導都不堪入目,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忍耐、繼續看下去,為什麼?因為已經付了電影票的錢,那個錢是不能退回的。可是呢?繼續看下去,你也不會得到更多的滿足感,反而會讓你再花費一個半小時。坐在電影院內的你,只有兩個選擇,就是繼續看下去或提早離場,兩個選擇都無關你花費的電影票費用,但就直接影響你的時間成本,在接續的這一個半小時,你可以選擇繼續看一部不會讓你有任何得益的爛電影,或是用這些時間來做其他讓你開心的事,例如散散步、到書店打書釘,找本有趣的書來看。
沉末成本是用作形容那些不懂得以機會成本來思考並作決策的人,已經過去的成本根本不應該納入我們的決策考量之內,我們應該只著眼於眼前的選擇,以及每個選擇要求我們放棄的最有價值選項。
股票也是這樣一回事,買了股票但跌了會成「蟹貨」,你考慮的是自己的成本價,而不是這筆資金可以投放的最佳投資機會,這就中了沉末成本的陷阱。大家可以多留意證券投資平台與環球市場動態,讓自己的投資路上更成功。